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SDG11
SDG11

國土規劃與管理

研訂全國及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國土計畫法」於105年5月1日施行,爰18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依法辦理徵詢意見程序、公開展覽及公聽會等,並經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審議會及本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審查,如期於110年4月30日一併公告實施。 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為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相關作業,內政部於110年度核定5,900萬元,補助全臺13縣市共19鄉(鎮、市、區)辦理相關作業,並定期召開「直轄市、縣(市)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研商會議」督導並協調各縣市規劃議題,另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作業教育訓練,系統性引導直轄市、縣(市)政府加速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 維護供糧食生產之全國農地面積: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於110年4月30日公告實施,其宜維護農地面積加總約80.8萬公頃,針對第3階段國土功能分區圖繪製作業,農業部亦就國土功能分區分類提出農業施政資源優先投入原則,引導直轄市、縣(市)政府將優質農地劃入農業發展地區適當分類。 活化閒置土地:經濟部就轄管工業區公告107至109年度閒置土地共245.45公頃;截至111年1月底已活化226.72公頃,達總公告面積之92%,顯示閒置土地以推動「多元漸進式」管控措施下,已達到「懸劍效應」之政策目的。

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

110年文化遺產保存及維護之投入費用共計新臺幣17億1,036萬3,044元,如執行文化資產環境與價值深化計畫,推動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價值評估及環境整備計畫,考古遺址、文物普查及古物保存維護、出土遺物典藏展示計畫,以及無形文化資產傳習環境改善及保存傳承計畫;另執行文化資產數典及防災科技應用計畫,健全文化資產資料蒐整與展示系統,推動防災科技整合;並辦理文化資產場域系統治理計畫,推動產業、眷村、聚落建築群、文化景觀、史蹟等文化資產場域系統性治理以及空間記憶之再現。 為實現原住民保留地自主經營管理之精神,達成自然生態資源維護之目標,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10年度賡續辦理「原住民族地區傳統遺址及生態資源維護計畫」,完成部落文化遺址、傳統遷徙路線調查及資訊建檔地點合計144處、整理維護工作路線里程累計3,842公里,並結合部落及傳統山川資源維護、原生或適栽植物新植培育維護、撫育區造林撫育、外來入侵植物、害蟲預防性清除及防治等傳統生態資源維護及永續利用工作面積達4,150公頃,以達兼顧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及自然生態資源永續目標。 110年客家委員會辦理石岡萬安宮彩繪修復,萬安宮彩繪為當地著名客籍匠師劉沛(1884-1972)及其子孫之代表作,秦瓊尉遲恭、宮女、老少太監3對門神底稿為當時已高壽82歲之阿沛師親自設計,門神開面、安金、化色彩繪工作由阿沛師的長子福銀師與長孫昌洲師負責,為妥善保存,客委會補助臺中市政府比照文化資產進行修復,請回原作者劉昌洲、劉昌熾及劉昌武兄弟3人修復60年前的創作,同時推廣彩繪傳統技藝至在地社區,使居民重新重視珍貴的在地記憶。

推動城鄉發展

推動社會住宅:為達成8年20萬戶社會住宅之政策目標,內政部「社會住宅興辦計畫」業奉行政院於106年3月核定,將朝興建12萬戶、包租代管民間住宅8萬戶之目標推動。截至110年12月31日止,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提報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共計69,611戶,實際可入住戶19,522戶;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達成30,158戶;110年度租金補貼戶數達12萬戶。 促進都市更新:「都市更新條例」已於110年完成修法,適度放寬容積管制前之中高樓層建築物容積獎勵,加速其重建進程。另統計至110年底,都市更新案計有982案核定發布實施;政府主導都市更新案計有27處刻正進行都市更新可行性評估之先期規劃作業、26處辦理公開評選前置作業、12處公告中、44處公開評選實施者(出資人)實施中及10處由政府投資自行實施。 提升公共場所安全性及綠地公共設施:為提供友善且無障礙遊憩活動空間供民眾使用,持續以二年為1期辦理「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從公園出入口、通路、標誌及設施設備等面向進行考評,並邀請身心障礙者擔任考評委員,共同參與全國實地抽查督導工作,以協助地方政府落實無障礙環境的清查及改善工作。本期「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自109年7月1日至110年5月11日止,分赴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現地查核,分別於109年9月29日及110年10月6日至7日辦理政策作為審查會議,已完成全部考評作業。

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辦理程序示意圖

進行石岡萬安宮彩繪修復

樹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