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0科學界聯合報告:武漢肺炎未阻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濃度創300萬年新高

::: 首頁>2020科學界聯合報告:武漢肺炎未阻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濃度創300萬年新高
2020科學界聯合報告:武漢肺炎未阻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濃度創300萬年新高

儘管全球為防堵武漢肺炎(COVID-19)而大規模封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卻仍來到300萬年來最高。氣候變遷沒有因為武漢肺炎而停下腳步。封城和經濟趨緩雖使碳排放出現暫時性下降,整體趨勢仍朝著肺炎爆發前的水準邁進。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因為疫情關係減少4%至7%。確切能減少多少將取決於疫情控制情況和政府的應對措施。2020科學界聯合報告引用的「世界天氣歸因」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由於人為氣候變遷,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的高溫可能性至少高出600倍。報告中記載的暖化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下去,使全世界無法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氣候目標,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遠低於工業化前水準2°C或僅比工業化高前1.5°C。報告提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最新科學資料和發現,作為全球政策和行動的指引。內容聚焦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增加且不可逆轉,它影響冰川、海洋、自然、經濟和人類生活條件,人類往往可從乾旱或洪水等與水有關的危害切身感受到。報告也記載了武漢肺炎如何破壞我們透過全球觀測系統監測這些變化的能力。

根據WMO全球大氣監測網水準點的報告,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濃度高於410 ppm,夏威夷冒納羅亞和澳洲塔斯馬尼亞格里姆角的觀測值分別為414.38 ppm和410.04 ppm。2020年比2019年7月增加了約3 ppm。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只會輕微影響大氣中濃度的增加速度,因為今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過去和當前排放以及二氧化碳超長壽命所致結果。WMO在其報告中表示:「要使氣候變遷穩定下來,必須將排放量持續減少至零淨值。」由於武肺封鎖,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下降4%至7%。確切的下降百分比將取決於疫情控制狀況和政府因應方式。2020年4月上旬的封城高峰期,全球每日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前所未有的17%。但儘管如此,排放量仍與2006年的水準相當,凸顯過去15年來的急劇成長及長期依賴化石能源。到2020年6月上旬,全球每日化石燃料排放量只比2019年水準低了5%不到,去年達到了367億公噸的新紀錄,比1990年氣候變遷談判開始時高62%。過去10年間,人類活動產生的全球甲烷排放量也在持續增加。報告警告:「目前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趨勢均無法達到巴黎協定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呼籲,要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轉型行動不能再延。環境署「2019年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從2020~2030年,要達到巴黎協定的2°C目標,每年要將全球排放量削減3%,要達到1.5°C目標平均每年要削減7%以上。根據目前的預估,2030年與2°C目標的排放差距為120~150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1.5°C目標的排放差距為29~32吉噸二氧化碳當量,大約等於六個最大排放國的排放總量。環境署說:「仍然有可能縮小這個排放差距,但需要所有國家和所有部門立即協調一致的行動……短期來說可以透過擴大現有的有效的政策來實現,例如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低碳運輸以及逐步淘汰煤炭的政策。」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樹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