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疫情挑戰 伴隨永續轉機

::: 首頁>疫情挑戰 伴隨永續轉機
疫情挑戰 伴隨永續轉機

新冠病毒疫情對各地人們的生活習慣,造成重大影響,許多人得節制個人欲望,簡約生活;雖然心得不盡相同,但應有人發現:其實這樣的日子也不算太壞。
隨著病毒擴散,旅遊、工作、日常消費,中斷了數周至數月。過去一些理所當然,一時間都變成得來不易。但終究,人們都能找出適應之道。我們可從最簡單的購物開始調整。面對賣場衛生紙架空蕩蕩,成卷紙巾和抽取式衛生紙,早讓人忘了好用又持久的手帕。如果一時不能接受用手帕,至少每次用衛生紙時,照實際需要去抽吧!或許,目前處境正可讓你我有機會,認真思考生活態度與習慣,傾向少買並買得更有效率,選擇較符合能源與材質效率的生活型態。
世界各地削減工時,以因應商業活動放緩,或是因為學校停課,迫使家長待在家裡。許多人改變了原本的日常通勤及面對面活動型態,結果發現遠距辦公,簡單且負擔得起。一些公司突然發現通勤進辦公室,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即便是部分停班、停課,也會促使業者和學校,開始彈性安排遠距工作與學習的時間表。這些新常規可望受到大家歡迎;疫情過後或許很難回得去。目前或可看出,有很多旅程其實都可省下,仍然可達到發展與學習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超移動的生活型態,也因疫情被壓抑,讓意外喪命人數減少。根據調查,過去兩個月,全中國大多數地方交通幾乎停滯,車禍死亡人數因而減少大約四萬。台灣前年車禍件數卅二萬多件,造成二千七百多人死亡,估算車禍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五千五百億,幾乎是建造高鐵的總花費。隨著源自交通工具與工業的空汙排放降低,大家的呼吸道也得到舒緩,一些城市和區域的空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都大幅滑落。哥倫比亞大學針對紐約研究發現,源自汽車的一氧化碳排放比去年減少近五成。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中國大陸的極端防疫措施,大幅降低空汙,保住五萬至七萬五千人命。假設空氣品質可因旅行與生產活動低迷而更乾淨,許多寶貴生命也就得以保住。或許藉著一些創新政策,減少工時並讓很多人遠距工作與學習,我們便可收到上述結果。
控制疫情固然是當務之急,但從永續觀點看,這可能正是極其難得的機會,改善整個世界。或許物資短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更加嚴峻,然而疫情極可能意外地在達成巴黎氣候協定與永續發展目標上,帶來難得的實質進展。病毒疫情帶來巨大挑戰,但也為各國轉型永續,提供多個施力點。危機既已發生,也該找出危機當中存在的正面意義,遺憾的同時,好好把握朝向適時與必要的永續轉型邁進。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樹圖
top